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查看: 487961|回复: 0

诗词赏析:《清平乐•金风细细》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191

帖子

6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7
发表于 2020-9-2 1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樊 2020-9-2 11:36:54 487961 0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乐•金风细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朝代:宋代|作者: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晏殊自幼聪慧,更兼聪明好学,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晏殊历任要职,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唯贤是举,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一生富贵优游,以词著称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诗、文、词兼擅。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此词突出反映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这一意境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此词结构紧凑,布局天成。词人通过对一系列色彩将在秋风中暗淡、消失的感伤来表现内心的情思。
上片前两句写景,点明时间,渲染环境。金风,即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中,李善注曰:“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此时庭院内是西风落叶,画堂中的词人因饮了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用笔轻灵,色调淡雅,语气仿佛与一位友人娓娓而谈。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和谐婉转。以“细细”状金风,少了秋风惯有的萧瑟,却多了几分平静悠闲。“叶叶”两个名词连用,展现出秋叶片片飘落的景象,同时兼顾词的音调和节奏。向来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厉的,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绿酒”一句,因为用了“初”字和“易”字,就觉得他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也是淡淡的一笔。然后词人才用了较重的笔墨:“一枕小窗浓睡。”“绿酒”句点出“浓睡”的原因,是陪笔,“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浅尝何以“易醉”?浅醉何得“浓睡”?原来词人有一点淡淡闲愁,有愁故易醉,愁浅故睡浓。
下片则是描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受。词人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他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而结句中却仍反映出一点淡淡的哀愁。紫薇,夏季开花;朱槿,夏秋间吐艳。上片说金风吹得梧桐叶坠,显然是秋天了,所以词人从小窗望出去,这两种花都已凋残。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际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紧承前句,描写静景。与晏殊另一首词中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相似。
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是不相干语,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句“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的作用。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双双紫燕即将归巢,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常见意象,偏偏说屏风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低徊不尽。
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

廊坊新闻网www.lfnews.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