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廊坊时政 >> 新闻资讯 >> 查看内容
新闻资讯

廊坊着力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刘杰 2024-5-22 09:12 廊坊都市报 453538 0
本报讯(记者 崔帅)近年来,我市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定位,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调结构、优布局、增效益,着力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5月21日召开的“廊坊市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园区创建体系,拥有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我市立足环京津和环雄安区位优势,推行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聚焦农产品安全,加强设施配套,制定印发《廊坊市三大百亿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着力推动设施蔬菜、设施畜牧业、农田设施的发展。

2023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60.28万亩,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达到53.13%,重点新建和改造老旧设施2.4万亩,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623家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1290家规模以下养殖户配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70%;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4家,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31家。奶牛场信息化管理实现100%,智能化装备普及率达到82%以上。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30个,库容达到14.48万立方米。

树立大食物观

“量”“质”双提升

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升级改造老旧设施、适度扩大规模、推进先进设施示范带动为重点,促进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种植方面,按照“突出单品、跨县跨区、规模连片、优势明显”的原则,整合相邻地区、相近产业资源,重点推进环京津高端精品蔬菜产业带、环雄安设施西甜瓜产业带和北三县高端净菜供应圈等精品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建设规模化精品蔬菜园区,保证蔬菜品质,保障供给安全。

养殖方面,聚焦畜禽水产品优质安全生产,针对奶牛、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等主要畜禽,在营养调控、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设施环节,加速智能化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功能配套、工艺融合的现代养殖技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

增强发展动力

设施水平上台阶

深化平台建设。围绕首都“菜篮子”市场需求,推进河北农产品“进京行动”,深挖生产主体在生产技术、品种选型、项目建设和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制约壁垒,持续推进农产品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共建立京津“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生产基地240家、建成省级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20家。

加强项目支撑。落实千亿级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奶业振兴、千亿级精品肉类和产业集群项目,借助项目奖补资金加大畜禽养殖场、蔬菜设施等设备提升。实施环京津中央蔬菜产业集群续建、河北省千亿级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等项目。

加大技术支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和各级科技平台、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等科研力量,加强校企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成套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市、县分别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推广普及等工作。

推动要素保障

发展后劲更强劲

提高农产品质量。全面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措施,落实“两品一标”认证奖补,每年对通过认证的产品进行补贴。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完善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等政策性保险。加强对资金投入的引导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质量、效率、安全。加快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给予京津冀蔬菜直采直供服务中心、洪涝受灾主体、县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补助补贴。

扩大农业品牌影响力。依托京津农产品市场和消费需求,培育壮大蔬菜、果品、畜禽等优势农产品以及永清胡萝卜、安次甜瓜、固安原味番茄、大厂牛肉等高端精品品牌。仅2023年,累计组织品牌农产品净菜进京活动15场,共160余家次廊坊企业参展,参与展示品鉴廊坊优质农产品超1000种次。

我市将全力发展种植、畜牧、渔业等领域现代设施农业,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做好金融服务,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强化科学技术,开展设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应用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加强人才保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设施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成为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