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逆光队”实践队员在张家口市阳原县西堡村开展调研活动。(廊坊师范学院供图)
本报讯(通讯员 张学敏)近日,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逆光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发起并主办,旨在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推普工作,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活动前,“逆光队”实践队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做好前期方案制定、线上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析调研地实践价值,最终确定活动方向和主题。
活动开始后,第一指导老师李鹏与五名团队成员赴张家口市阳原县西堡村和双庙村开展实践调研,第二指导老师吴子明与其他团队成员负责资料整理等工作。
通过调研,队员了解到张家口市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较低,当地村民和外地人交流存在障碍。部分农村地区以养殖和种植为主要产业,存在分散和效率低等问题,养殖和种植技术有待提升,需要外来技术人员指导。由于不懂普通话,村民学习技术、外出务工都受到制约。同时,当地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采摘,用普通话交流也是迫切需要。因此,在普及率较低的山区和农村地区推广普通话、宣传普通话,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活动过程中,队员们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与干部交流、入户调研、发放普通话宣传册、组织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等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探索了语言不通所带来的乡村发展困境并积极寻求破解路径。队员们深入基层群众,推广普通话,引导村民运用普通话、用好普通话,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推普策略和建议,加强农村地区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