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大城县新闻 >> 查看内容
大城县新闻

退役军人崇锋的“造船梦”

刘杰 2023-7-19 09:56 廊坊都市报 47296 0

摘要:  7月14日清晨,在大城县大尚屯镇冯张街村一处偏僻农家院落里,像往常一样,响起打磨声,红木特有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身材瘦削的崇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随着电机的飞速旋转,一颗颗小配件在他灵巧的手中被打磨得 ...

7月14日清晨,在大城县大尚屯镇冯张街村一处偏僻农家院落里,像往常一样,响起打磨声,红木特有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身材瘦削的崇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随着电机的飞速旋转,一颗颗小配件在他灵巧的手中被打磨得圆润光鲜。

崇锋,62岁,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现住在大城县大尚屯镇。1979年入伍,服役期间四次获嘉奖,1984年退出现役后安置到政府部门工作。他从当兵时就热爱手工雕刻,经常加工木质象棋、器械类工艺品送给战友们,参加工作后更加投入,业余时间全部倾注在手工雕刻上,尤其热衷于钻研木质帆船的手工制作。他的帆船做工精良、造型美观,寓意“一帆风顺”,受到买家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2006年,崇锋经朋友介绍来到大城县考察。当时大城县红木家具加工和红木材料交易方兴未艾,浓厚的氛围和市场环境吸引了崇锋。他毅然辞掉工作,扎根大城县创作红木帆船。

崇锋对制作第一艘红木帆船的经历记忆犹新:租用农家院落,从市场上精挑细选进口红木材料,购置各种机械和工具,画图、打磨、下料、组装和擦油。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终于制作成功,无论是从造型外观,还是细节做工,都令人眼前一亮,很快被客户收藏。

“我做的船,以帆船为原型,船体虽然小,五脏俱全,都是手工制作。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储备,关键还要坐得住,有耐心和恒心。这也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崇锋说,制作过程枯燥单调,需要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每个配件需要不断打磨和调整。崇锋经常一做就是一整天,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五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崇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拼搏的意志品质。制作帆船很耗费精力,每件材料、每个配件都要精心挑选,没有现成的手艺可学,也没有现成的工具可用,全靠自己摸索。虽然崇锋时常面临体力和心力的双重考验,但他始终追求每个部件都做得十分精细,不断思考和创新。船帆部件是制作难点,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制造了船帆部件的烘烤设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部件弧线流畅,更结实美观。在船体安装亮化LED灯,在各个组装件连接处加装装饰配件,使船型更精致耐看。诸如此类的创新点,崇锋不断探寻着。

崇锋始终保持着军人作风、军人标准,在追梦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品质。

十几年来,崇锋衷情手工红木帆船,已制作出1500余条帆船。其中最大的一条是3米长的缅花梨帆船,为青县一位客户订制,由1000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前后耗时一个月。

“做船很枯燥,但只要用心深入进去,也有数不尽的快乐。每当看到我的船被买家欢喜地带走,还是很欣慰的。”崇锋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是他的本色,并将继续在红木帆船制作的道路上前行,沉下心来,研究新技法,使技艺更精进。

崇锋说,想将帆船制作技艺传授给有兴趣从艺的年轻人,扩大生产规模,产业化发展,带动更多乡亲们加入到红木帆船制作队伍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退役军人事业增添色彩。

本报记者 吕新颖 通讯员 董晓涵 邓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