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化译涵)8月8日将迎来立秋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一说;而在京冀一带流传最广的习俗就是“贴秋膘”了。
古时候,人们会在立秋这天称重,对比立夏时的体重。炎热的夏季容易使人茶饭不思,经历“苦夏”的人们大多会变瘦,于是就有了“贴秋膘”一说,人们会吃炖羊肉、红烧肉、炖鸡等来“肉贴膘”。
8月7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市场商超发现,羊肉的价格为32元/斤、猪肉12.9元/斤、牛肉30元/斤,价格平稳。记者看到,鲜肉摊位前有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市民王萍买了2斤羊肉,她说:“节日要有点仪式感,立秋少不了吃炖肉,买点肉给家里老人小孩都补补。”肉摊老板表示,今天买肉的人特别多,每年这个时候销量都很好。
当然,肉虽好吃,不宜过量,“贴秋膘”并不适合所有人。市民冯先生患有“三高”,更适合清淡饮食,“贴膘”实在是不需要了。
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段俞伽介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但进补需科学合理,不能“乱补”。摄入太多肉类,会造成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秋季进补千万要适当。对于不适合吃肉的人群,可以多进食大豆类制品,比如豆腐、豆皮、豆干、豆浆等。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思伤脾、怒伤肝”,保持心情愉悦、适量运动是最好的健脾方法,饮食上尽量少吃油腻、寒凉、甜食等,可以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红薯、小米、山楂等食物。秋季气候干燥,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总之,均衡膳食,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更能满足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孕妇、婴幼儿及患有不同疾病的人群,饮食禁忌不同,建议咨询营养科专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