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 查看内容
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更多尊重

刘杰 2020-12-16 11:12 廊坊日报 99776 0

摘要:  “我想尝试一下,我就是想错一错!”日前,在武汉中学进行的关于亲子沟通的调查中,高二(2)班学生小嘉(化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据报道,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五成以上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七 ...

“我想尝试一下,我就是想错一错!”日前,在武汉中学进行的关于亲子沟通的调查中,高二(2)班学生小嘉(化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据报道,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五成以上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七成以上孩子认为自己“听话”,亲子沟通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过于积极地帮孩子“指点迷津”,甚至代替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不过,孩子们往往并不领情。在不少家长仍把听不听话当成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时,孩子已经开始旗帜鲜明地向家长索要“试错权”,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也是在最近,一段广东河源紫金县男子当街暴打女儿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名穿黑色衣服的男子用力拉扯一名女孩的头发,并多次掌掴其脸部。据报道,男子与女孩系父女关系,当天,男子在路上撞见彻夜未归的女儿,以暴打方式对其进行“管教”。

以上两条新闻反映出时下比较普遍的两种家庭教育模式:一种是孩子的一切,包括学习、生活乃至未来都被家长“承包”了,很早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另一种则是家长对孩子长期“放养”,待蓦然回首,才发现其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已经“升级”成大问题,接下来就是用暴力来压制。两种家庭教育模式看似截然不同,但细细想来,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很多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以为,没有尊重则无从谈爱。孩子也需要家长的尊重,这是一个常常被人们漠视的问题。有些家长将孩子视作自己的私有物,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一切,还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这些都是对孩子缺乏尊重的表现。

在家庭教育中,不被尊重的孩子很难健康成长。前些天,在一次志愿活动中,笔者遇到一个10来岁的小姑娘,她几乎每隔5分钟就问一次“几点了”,抱怨活动迟迟不结束,说“还不如回家写作业”。笔者与她交谈得知,她对这类活动毫无兴趣,但总是被父母“押着”参加。也许家长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却没有意识到,如果孩子是被迫而来,根本不会体会到志愿活动的意义。把孩子推到其不感兴趣的领域,不只是虚耗孩子的时间,还有可能导致孩子想方设法应付了事,甚至逐渐以敷衍塞责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家长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选择孩子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帮助其更好地成长。至于暴打式教育,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摧残,甚至会造成伤害的“代际传承”。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或许有千万种方式,但优秀的基础是健全人格,使孩子拥有健全人格,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希望更多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加快补齐观念上的短板,像对待朋友、同事一样,对孩子多一些尊重,逐步营造起和谐平等的亲子交流氛围,以更有成效的沟通方式去妥善处理两代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帮孩子应对成长中遇到的迷茫和挫折,让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