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 查看内容
教育

过度竞争意识 要不得

刘杰 2021-6-9 10:30 廊坊日报 247127 0

摘要:  近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下简称《规定》)。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鄙视和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于家长知道 ...

近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下简称《规定》)。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鄙视和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于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笔者在学生阶段一路都有各种成绩单和名次表相伴,刚看到这则新闻时便有些诧异:考试成绩和排名也成为“不能说的秘密”了?可静心细想,就有几分理解《规定》发布的原因了——如今有些孩子对成绩和排名太敏感了。

前不久,笔者在公交车上目睹了这样一幕场景——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跟奶奶说,他有个小伙伴在考试前跟他“打招呼”,请他考试时“帮帮忙”。奶奶有些紧张地问:“那你给他抄啦?”男孩答:“我才不给他抄,不然他就比我考得好了!”奶奶赞许:“对,就是不该给他抄,不能让他超过你。”

家长教育孩子不要作弊,其实“没毛病”,可这一场景处处透着“诡异”。祖孙二人围绕“作弊”这一话题,不谈诚实道德,不论公平正义,也不讲良好的友情该是怎样的“成色”,他们关注的只是要“赢”。很难想象,一个小学生选择不伙同他人作弊,理由竟是出于精巧的算计,“内卷”居然到了如此地步,着实令人叹息。殊不知,比作弊行为本身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动因——为了胜出不择手段!从上述案例中的“教育”来看,虽然作弊行为没有发生,但孩子那股急切的求胜欲又被添了“一把火”,这对孩子的成长绝无裨益。

对于禁止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这一点,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没有实质性意义。的确,只要孩子及其家长的过度竞争意识一直存在,他们就会有很多办法开启新的“排行榜”。说起来,孩子们对成绩和排名的“敏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都源于成年人,它是教师和家长“分数焦虑”“名次焦虑”在孩子身上的投射,是成人世界对成功单一维度评价体系和急切追求的延伸。

过度的竞争意识会人为打造出一个“竞技场”,怂恿人们争相攀登“金字塔顶端”,并毫不留情地致力于将他人挤出局。如此培养起来的“强者”往往容易成为“掠夺者”,一心抢占优质资源,不管别人是否“无路可走”。这当然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有人说:“宽容,不仅要容忍别人的缺陷,还要包容别人的优秀。”举例来说,我们总是想为自己打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其实周边的人也是很重要的环境要素,想把这个环境打造好,就要努力打消过度竞争意识。那么,如何在“内卷”日益普遍的大环境下找到一条出路,为过度竞争意识“松松弦”呢?

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大意是指,当我发现我被他人凝视,我就变成了他人凝视的对象,成了他者,主体我便由此成了对象我,而他者就成了我眼中的主体,由我的目光建立起来的“我的世界”便随之崩溃。有人据此推断,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虽说这一推断有一定局限性,但也让我们将关注的视角由外界评判重新转向自我主体,并重新认识到:世界上并非只有一座独一无二的高峰,我们不必随波逐流去攀爬。

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难以脱离他人和社会存在。换个角度来看,他人不仅意味着外界评判的压力,也常常意味着我们未曾见识过的另一个世界。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装在自己观念“盒子”中的人,只有凭借他人精神的映照,才得以将包裹自己的“盒子”一层层打开,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与近年流行的“狼性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东汉末年儒学大家郑玄想为《春秋左氏传》作注解,但一直没有完成。有一次出门,他遇到素不相识的服子慎,并偶然得知服子慎有注解《春秋左氏传》的想法。郑玄发现服子慎的许多见解与自己不谋而合,便主动找到服子慎,将自己注解好的部分全部送给了他,后来就有了《春秋左氏传服氏注》。

笔者以为,为减少攀比、鄙视和歧视,缓解应试压力,禁止公开考试成绩与排名,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要紧的是让孩子们看到美好事物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中生成。只有这样,成绩和排名才能回归本来意义,孩子们的自尊心才会不那么敏感脆弱。(任雨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