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激活人才创新的“红色引擎”

2022-2-28 08:18| 发布者: 赵桂锋| 查看: 53190| 评论: 0|来自: 廊坊新闻网

摘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古往今来人才一直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对国家进步、社会发有至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推荐给刘邦重用,自此汉朝文靠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古往今来人才一直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对国家进步、社会发有至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推荐给刘邦重用,自此汉朝文靠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今有“拼命三郎”黄大年回国振兴中华,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进入“深地时代”。事实证明,我们应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不遗余力吸引人才,千万百百计培育人才,用心用情关爱人才。

创新引才制度,提升人才“磁吸力”。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应坚定不移深入实施“人才兴国”战略,聚焦主体责任、引才机制、重点人才等多方面发力,全力提升人才“磁吸力”,开创天下英才汇聚大城的生动局面。“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兴城之‘钥’,唯在人才。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不仅是薪酬待遇的‘真金白银’,更需要‘真心实意’的服务。”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要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树牢市场决定人才资源配置的意识,在充分掌握本地区客观实际情况,摸清产业结构、科技特色、企业需求等底数的基础上,优先满足“急需”和“短板”,实现“缺什么引什么,用什么招什么”,让“引来的用得上,要用的引得来”,确保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双向匹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完善育才政策,提升人才“储备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推动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尤为重要、更显紧迫。要增强育才的针对性。依托“高层次人才服务团”“共建企业人才实践基地”“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等人才工程项目,加强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育。要增强育才的规划性。要“因才施教”制定培训计划,“因才而异”制定培训内容,推动人才培养制度化常态化,增强人才“密度”,提升人才质量。要增强育才的全面性。落实“育穗”计划、“双千计划”等育才工程,鼓励人才赴外进修,建立人才培养奖励制度,建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队伍”,多形式“疏浚引渠”激活人才发展“源头活水”。

释放留才温度,提升人才“归属力”。做好人才工作,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留住人才,增强人才归属感是关键。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以通过开办“博士课堂”“乡贤讲坛”,承办学术会议、行业技术论坛等,优化人才“栖息”环境。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建立人才荣誉体系,积极表彰优秀人才典型,营造尊才浓厚氛围。要拓宽惜才的广度。要组建专门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党员领导结对服务机制,“一对一”帮助解决项目申报、津贴补助、人员招聘等困难和问题。不断拓宽人才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形式,邀请人才直接参与重要会议、重大决策,让人才感受到“看重”和“倚重”。要涵养容才的大度。要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坚决宽容人才在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旗帜鲜明支持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作为、不断创新。

千秋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首要优势。要集聚人才优势,就要用慧眼识才,以诚意爱才,敢大胆用才,能雅量容才,出良方聚才,不断增强人才“磁吸力”“储备力”“归属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