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旅 >> 查看内容
文旅

宋辽时期有条萧太后运粮河

刘杰 2020-10-22 10:02 廊坊日报 60666 0

摘要:  张洪英在讲述中。【 宋辽时期,有一条运粮河连接辽国的南京(今北京)和东京(今辽宁辽阳),就是萧太后运粮河。但因年代久远,河道早已消失。萧太后运粮河载运的粮食从哪启运?运到哪里?萧太后又是何许人?10月17 ...

张洪英在讲述中。

【 宋辽时期,有一条运粮河连接辽国的南京(今北京)和东京(今辽宁辽阳),就是萧太后运粮河。但因年代久远,河道早已消失。萧太后运粮河载运的粮食从哪启运?运到哪里?萧太后又是何许人?10月17日,“书香廊坊”读书会历史文化沙龙2020年第3期在市图书馆举行,历史文化学者张洪英为观众揭开谜团。】

香河县的设置与运粮河相关

香河,战国时期为燕国渔阳郡地。秦统一六国后,仍属渔阳郡,并设泉州、雍奴二县,香河为泉州县所辖。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并入雍奴县。唐代,香河属幽州都督府,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幽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八县,其中雍奴县地域较大,大致占有今天武清、香河、宝坻三县之地。”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雍奴县改称武清县。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此后,香河即属辽南京所辖。

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辽在南京(即唐时幽州)武清县北部的孙村设置榷盐院和新仓盐场,此地人口逐渐聚集,盐业生产、运输、贸易日益发展。“于是以孙村榷盐院为中心 ,划出武清、三河、潞县的部分地区设置香河县,由此可知,香河县是随着辽南京地区的商业、运输业以及漕运的发展而兴起的。”张洪英介绍说。《辽史地理志》 记载:“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县户置。在京东南一百二十里,户七千。”

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又分香河、武清属地于新仓镇置宝坻县。”史料中将香河县、宝坻县的设置情况及管辖区域介绍得非常详细,即辽金时期这一地区盐业的发展,水运条件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也为此地的行政区划带来很大变化。香河、宝坻两个县的设置,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运粮河通漕的背景

契丹建国后,先后设置“五京” ,即上京(今内蒙古赤峰林东镇)、东京(今辽宁辽阳市)、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南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山西大同市)。

南京所辖的大部分州县都是后晋石敬塘割让的。唐代,这些地方属于幽州,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幽州为幽都府,号南京,作为契丹国的陪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南京改称燕京,改幽都府为析津府。南京析津府是当时辽燕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更是辽南侵宋的大本营。

榷场贸易是辽宋边贸中的主体贸易形式。因水路漕运的繁荣,这一时期的车、船制造业相当成熟,辽在东京、西京设立了造船坊场,在岸边码头设立船坞造船,有专门的造船管理机构,如在南京道香河境内(香河东部,今天津宝坻区)建立造船基地。“香河、宝坻一带河流众多,很多季节性河流水量充足,在夏秋季节适合作为水路通漕,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武清、三河、香河、宝坻成为辽南京地区较为富庶的县城。”张洪英说。

“辽南京城曾被称为萧太后城,当时有一条著名的漕运河道,被称为萧太后运粮河,它是辽南京地区重要的漕运河道。”张洪英介绍说,萧太后名萧绰(约公元953年至1009年),又名萧燕燕,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魏王萧思温的三女儿。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69至983年在位)即位不久,娶萧绰为皇后,称承天皇后,生耶律隆绪(即辽圣宗)。辽景宗时,三十岁的萧绰则成为皇太后,年仅十二岁的皇子耶律隆绪即位,随后,萧太后主持辽国事务长达二十七年。

运粮河走向及故道遗迹

辽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萧太后和辽圣宗发起南征,兵至澶渊,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统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萧绰五十七岁,归政于辽圣宗耶律隆绪,不久病逝。“明习政事,能用善谋,素娴军旅。”“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是古人对萧太后的评价。“萧太后在处理契丹人与汉人间诉讼时,消除了辽贵汉贱惯例,采用汉法,得到燕地汉人的拥护。她还多次判决积压多年的案件。萧太后亲政期间,宰相室昉与韩德让、耶律斜珍同心辅政,知无不言。因此,萧太后是享誉一时的女政治家。”张洪英说。

古代文献中有关萧太后运粮河的记载,见于明代崇祯时期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白云观》:“西南五六里,为萧太后运粮河。泯然漶灭,无问者。”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金、元、明三个朝代,三百年的时间,萧太后运粮河已难寻故道。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香河县志》中都提到香河县内的萧太后运粮河。由于年代久远,地表地貌变化大,今天保留有萧太后运粮河、萧太后桥等地名的除香河外,还有通州、武清等地。

“从武清、宝坻、香河等地的古代志书来看,这些地方都有关于萧太后运粮河的记载。至于这条运粮河的开凿时间,有观点认为,应为太平九年(1029年),即萧太后去世后20年,主要用于供应辽南京城(今北京西城区一带)的粮食及物资。多数研究者认为,萧太后运粮河的源头为南京城西北的洗马沟水(今北京莲花河),经玉渊潭南转,入南京护城河,至东门外。另一水源为高粱河南支,经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之后,向东南至陶然亭湖、龙潭湖。而它的下游河段,应当是利用了经过香河、宝坻的鲍邱河故道、青龙湾河等,是由多条自然河道串通的水网,而非一条河道。”张洪英说。

经文物部门调查,大厂、香河境内运粮河故道两岸保存辽代遗址、墓葬19处;早期遗址、墓葬2处;清代石刻4处。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或多或少地见证了昔日萧太后运粮河两岸社会经济的发展。 
返回顶部